6000年古茶树根坐实中国茶之源
2011-12-23 来源:享茶时光田螺山遗址出土6000年前的古茶树!近日,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的余姚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日方成果报告会上,传来这一振奋人心的信息。
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6000年前古茶树
古茶树出土于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山茶树的地块,约10多平方米,其中一片似为一浅坑,考古编号为H4.2004年上半年,考古人员就从那里1米多深的地下挖掘出土了多个块状和枝条状的树根及根须,它们出土时全部直立,并大体位于建筑遗迹附近。这些植物根须明显有人工栽培的特征。
出土后,块状茶树根一直保存在水中。在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中,其中一件小陶器有半环形把手,还有洒水小嘴,这如同民间常用的小茶壶。主持田螺山考古多年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说,考古发掘主要是把地下的遗迹和遗物用科学的方法挖掘出来,加以严密的记录和分类保护,然后提供给各方导师去分头深入研究。这次鉴定古茶树的权威单位和导师出自"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课题组。应邀参与课题研究的日本东北大学铃木教授从众多树种取样检测中,鉴定其中的6个根须样品均为山茶属。
导师认为,田螺山遗址发现了似为间隔配置的树根遗迹,经过分析的6例木材样本结果显示,均为山茶属的同种树木。木材树芯无髓,年轮的方向变化显着,年轮界限不明确,导管和纤维的细胞壁很薄,纤维直径及放射组织细胞较大,这些特征说明标本确为根部木材。种种迹象均表明,这些山茶属的树木是人为**的。这些山茶属树木,木材结构非常近似,具体的树种识别有**困难,然而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这也能够证明这些山茶属木材确为茶树。
导师指出,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研究课题组认定"山茶属树木确为茶树",并指出"这些山茶属的树木是人为**的".这一突破性的发现,表明6000年前田螺山村落的人们很可能已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使用陶器煮茶、喝茶。这一考古发现也使民谚"柴米油盐酱醋茶"找到了很早的历史渊源,表明"茶"很早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同属河姆渡文明体系。30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水稻曾震撼国内外。如今,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茶树可与水稻相辉映。河姆渡文化中的水稻与茶叶遗存,乃是*文化的瑰宝。
- 汇聚海量优秀、诚信招商品牌
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国内创业者通过加盟项目网
找项目迈出成功创收第一步! - 多留言、多咨询、净化风险投资
是您快速创收的最好途径!
请填写留言或选择快捷留言
- 此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详细的了解招商政策,请电话联系。
- 代理/加盟此项目能得到哪些总部支持。
- 我想加盟此项目,请尽快电话联系我。
热门资讯
-
2022-02-09
-
2021-12-24
-
2021-12-22
-
2021-08-26
-
2021-02-27